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广告 1000x90
您的当前位置:万博3.0客户端下载 > 万博ManBetX苹果客户端 > 正文

【青年·戏谈】直播十八期预告:借古人杯酒浇今人块垒——历史题材的舞台重写

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 时间:2022-08-26

  中国人为什么对历史剧情有独钟,当人们一遍又一遍复述、重温那些历史故事,我们又期待从中获得些什么?

  本期《青年戏谈》围绕历史题材的舞台改编,结合时下热门的古装影视剧IP,从时间和剧种两个维度探讨历史题材改编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。

  剧院创作、改编、移植四百余出剧目,其中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西厢记》《红楼梦》《祥林嫂》等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。

  越剧,是中国最有影响力、流布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,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发源于浙江嵊州,发祥于上海,繁荣于全国,流传于世界,在发展中汲取了绍剧、京剧、昆曲、话剧等艺术之优长,经历了由男班到女子越剧再到女子越剧、男女合演共存的历史性演变。

  长于抒情,以唱为主,声音优美动听,表演真切动人,唯美典雅,极具江南灵秀之气;多以“才子佳人”题材为主,艺术流派纷呈,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。

  杜竹敏 /复旦大学文学博士/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剧/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成员

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、中国曲艺家协会、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,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。

  作品:曾担任越剧《红色娘子军》《屈原•独吟》、“星杂剧”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(第一编剧)、歌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、越剧《蝶海情僧》(合作)、评弹《梁家河纪事》《初心》编剧、评弹剧《医圣》文学编辑;沪剧《挑山女人》电影改编编剧。

  获奖:歌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获第十二届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编剧二等奖;沪剧电影《挑山女人》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;《蝶海情僧》获田汉戏剧文学奖剧本类一等奖。先后撰写各类大型晚会百余场,创作越剧、评弹、沪剧各剧种小戏、MTV数十部,多次获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、中国电视文艺百佳奖。曾撰写《越剧艺术发展史》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·越剧卷》(合著);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”专题片《美哉·越剧》作者及主讲。戏剧评论《误读·解构·反讽——越剧秋色渐浓的三种修辞》获田汉戏剧文学奖评论一等奖。

 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文化艺术管理专业。自2003年开始在东方早报担任文化记者,一直关注并深耕于舞台艺术尤其戏剧领域,对国内外戏剧和演出行业有深入观察和思考。常年参与报道国内外各大戏剧节和艺术节,采访行业代表人物,对各类戏剧作品和国际前沿戏剧现象做出报道和评论。曾获上海新闻奖三等奖。

  工文武小生,由越剧表演艺术家陆锦花亲授。上海戏剧家协会、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会员、民进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。

  主要剧目:新版《珍珠塔》、传承版《珍珠塔》、新版《双珠凤》、《铜雀台》、《新拜月记》、《情探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盘夫索夫》、《状元打更》、《浪荡子》、《花中君子》、《木棉红》、《画皮》、《千古情怨》,原创现代戏《柳市故事》、《丁香》、《早春二月》等大戏,以及折子戏《真情无界》、《梁祝·回十八》、《彩楼记·评雪辨踪》、《入窑》、《啼笑姻缘·约会》、《宝莲灯·宿庙题诗》与越剧电视连续剧《新路》等。2004年首次举办了陆派个人越剧专场。2005年举办了“锦上添新花,陆派新星——徐标新越剧专场”。2007年举办了“越苑青春风——徐标新个人越剧专场”。2009年举办了粉墨佳年华——上海优秀青年演员蝶·梦越剧专场。2018年率先举办了“红蔓之夜﹒盛时越章——上越中生代演员徐标新专场”。出版了多种个人CD、VCD、DVD戏曲专辑及音像制品。

  获奖:曾获第三届“中国戏曲红梅金花奖”、2015年江浙沪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展演获“优秀表演奖”;上海越剧“新秀奖”、“越苑青春风”青年专场“优秀表演奖”。2011年与南京市越剧团合作主演《丁香》参加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获“表演奖”;上海市委宣传部“粉墨之星”、上海市“东方戏剧之星”称号获得者。

  多年来一直从事戏剧和演绎领域的服装化妆造型设计研究。设计作品涉及话剧、歌剧、音乐剧、舞剧、儿童剧、杂技以及传统戏曲等。

  主要作品:越剧《北地王》《音越 红楼》《平安枫桥》,锡《一盅缘》,赣剧乡音版《临川四梦》,京剧:《玉簪记》青春版《穆桂英》、《三打白骨精》《水点桃花》山歌戏《七彩畲乡》,话剧:《贝加湖奇案》《雷雨》,音乐剧《风中人》《大饭店》,儿童剧《巴黎圣母院》《泰坦尼克号》,滑稽戏《超级老生》等。

  获奖:第四届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服装设计、人物造型设计金奖,全国金孔雀服装设计金奖等。

模板天下 万博3.0客户端下载 联系QQ:000001 邮箱:0000001@qq.com

Copyright © 2002-2011 万博3.0客户端下载 版权所有

Top